(1)吃元宵
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由来已久,宋代民间即流行。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。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。
(2)猜灯谜
“猜灯谜”又叫“打灯谜”,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,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,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。如今每逢元宵节,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,希望能喜气洋洋,平平安安。
(3)耍龙灯
耍龙灯,也称舞龙灯或龙舞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。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。中华民族崇尚龙,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。
(4)踩高跷
踩高跷,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。高跷本属中国古代,百戏之一,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。
(5)划旱船
划旱船,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。划旱船也称跑旱船,就是在陆地上模拟水中行船的动作,表演者大多是姑娘。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,搭档着表演。
(6)舞狮子
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,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。一般由三人完成,二人装扮成狮子,一人充当狮头,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,另一人当引狮人。
(7)祭门,祭户
古代有“七祭”,这是其中的两种。祭祀的方法是,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,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,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。
(8)送孩儿灯
简称“送灯”,也称“送花灯”等,即在元宵节前,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,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,以求添丁吉兆,因为“为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。
(9)走百病
“走百病”,也叫游百病,散百病,烤百病,走桥等,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。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,结伴而行,见桥必过,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。